临武鸭农苏文多的幸福时光

  • 来源:舜华鸭业
  • 阅读量:20
  • 发表时间:2024-08-30 23:45:31
  • 标签:

导读

提到临武县,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临武鸭。临武鸭作为当地一张响亮的名片,很多养殖户依托临武鸭产业,不仅脱了贫,还致了富,苏文多就是其中一位。今天就跟随我们的镜头,走近苏文多的幸福生活。

提到临武县,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临武鸭。临武鸭作为当地一张响亮的名片,很多养殖户依托临武鸭产业,不仅脱了贫,还致了富,苏文多就是其中一位。今天就跟随我们的镜头,走近苏文多的幸福生活。


苏文多划船唱歌:摇啊摇啊,摇到鸭业红,摇呀摇呀,养鸭喂食呀。


临武鸭


56岁的苏文多今天像往常一样,划着皮船在水面上,巡视着鸭群们的情况,显得格外开心。


今年他养了5万多只鸭,因为临武鸭的品质好,不愁销,所以养殖规模越做越大,生活也越来越好。


临武县舜峰镇西城村村民 苏文多:像我这套房子在养殖户之间,还是算中等水平,好一点是有车有房有存款,临武鸭在我们养殖户身上来讲,确实是一条致富之路。


上世纪90年代初期,临武县将临武鸭作为一项重要产业来抓,扶持舜华鸭业公司走上了临武鸭养殖、农产品加工、市场销售的全产业化道路,临武鸭也因此走出大山,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。


临武县舜峰镇西城村村民 苏文多:山清水秀环保特别好,这个鸭子是纯放养的鸭子,所以这个肉质特别好。


冬至过后,是做板鸭的最好时节。在村庄农院晾挂板鸭。今天,苏文多和妻子陈红红就要制作板鸭了。


临武县舜峰镇西城村村民 苏文多:八十多九十天的鸭子做酱板鸭,太老了也不行,太老了骨头硬皮硬,老鸭做腊鸭不行。


苏文多的母亲今年102岁,靠一双手,养活了一大家子。小时候,苏文多就是看着母亲腌制板鸭,如今,母亲看着他为自己的孩子腌制板鸭。做板鸭的人换了,但手艺和牵挂却始终如一。


临武县舜峰镇西城村村民 苏文多:把盐按进去,给鸭做按摩,使这个盐份能在肌肉上吸收进去。


按摩以后,再用筷子撑起,以保证鸭子能够风干保持美感。而如今保存食物已拥有了多样的现代化方式,但很多人仍然眷恋着腌腊、风干等古老的方法。


临武县舜峰镇西城村村民 苏文多:今年做十多个鸭子,这是临武的传统啦。


年到了,板鸭已经初成。这是饱含人间阳光的风味。此刻,苏文多夫妇已经在新家的门口,期盼的儿女的归来。


儿女已经归来,洗去一年的疲惫,此刻的归家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光。苏文多102岁的母亲,也被接到新房。马上,苏文多夫妇要给他们准备一年中最丰盛的美食犒劳大家。


风干的板鸭味道纯粹,也是儿女的最爱。用刀把板鸭切成小块,力道均匀,大小合适。然后入油锅,翻炒,香气逼人。


临武县舜峰镇西城村村民 苏文多:以前是过年过节才吃一餐鸭子,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,鸭子想吃就吃。


苏文多夫妇:吃饭啦。


年夜饭上的开场白,话虽不多,却笑容浮现在每一个人脸上。新家里有酒有肉,五世同堂,吃着热气腾腾的团圆饭,将所有的幸福浓缩成一句新年的祝福,就是他们美好的生活。


        新年快乐,干杯!


消息提示

关闭